
时间:2025/7/10 19:19:52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号召,上海市高校系统正着力构建生态优先、集约高效的低碳校园发展新格局。在此背景下,7月8日,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节能环保管理专业委员会(简称“能专会”)于上海大学组织召开“2025年校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光伏建设调研专题”第三课题组研讨会。
上海市教委后勤保卫处四级调研员施丽君、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副主任赵晓伟、上海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能专会秘书长)刘威、上海大学后勤保障部党委书记、副部长李坚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等15所高校的后勤与能源管理负责人,以及华能上海燃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申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智生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共同参会研讨。会议由上海大学后勤保障部物业管理中心主任(能专会副主任)褚凤灵主持。
李坚致欢迎辞,对上海市教委后保处、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以及各高校后勤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结合上海大学后勤工作,深入浅出地谈如何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做好能源相关工作。
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后勤管理科副科长尹怡楠介绍光伏建设调研工作。
上海财经大学节能办公室主任、能专会副秘书长卢志坚以《光伏相关政策及上海高校实践》做近期能源相关政策宣讲。
上海大学后勤保障部物业管理中心主任、能专会副主任褚凤灵发布《校园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体制机制及在校园范围内开展的光伏建设案例》具体要求。
随后,与会的高校与企业代表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光伏建设主题,进行了特色案例研讨。来自4所高校和3家企业的代表分别系统呈现了阶段性实践成果,并深入剖析了当前面临的现实难题。
复旦大学黎春仁分享了《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复旦后勤治理现代化变革》的实践,展示了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能源管理效率,为绿色转型奠定智慧基础。
上海外国语大学陆扬带来了光伏实施的经验及思考分享,详细介绍了上外在虹口校区推进屋顶光伏一期项目过程中的具体做法、遇到的挑战以及宝贵的经验总结。
上海理工大学刘威交流了《分布式光伏等绿色技术产学研融合推进工作》,突出了高校如何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将光伏技术应用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形成创新合力。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唐丽华聚焦绿色低碳转型的整体探索,分享了职业院校在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降耗方面的特色实践与规划。
华能集团丁晓奕介绍了《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分布式光伏项目方案》,呈现了能源企业与高校在光伏项目方案方向深度合作,为共同打造规模化、高效能校园光伏项目提供支持。
申能集团刘万渤汇报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展示了专业能源服务商在项目设计、建设、运营全流程中的技术实力和服务保障。
智生环保管政带来了《虹口区绿色低碳技术案例集》汇报,从更广阔的视角分享了区域层面,特别是虹口区内包括校园场景在内的多元化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案例,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
与会人员就校园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及学校的光伏建设情况开展深入的交流讨论。
赵晓伟在会上指出,上海高校绿色低碳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光伏建设仍面临现实困境。他提出系统性破局路径:一要深化经验总结,既征集典型经验,更需深入挖掘实施痛点;二要直面短板弱项,客观分析思想认识与政策体系问题;三要坚持精准施策,“对标对表因地制宜”,引导高校探索适合本校的实施路径,从而有效牵引高校系统绿色低碳转型。
会议最后,施丽君作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本次能专会课题研讨成效,认为交流深入、成果丰硕。面向未来,她要求各高校:一要切实提高站位,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整体规划;二要科学制定详实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三要坚持稳扎稳打,分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校园光伏建设与绿色低碳转型。她特别强调,上述工作是为“十五五”关键转型做准备——能源管理将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高校须提前布局、适应新要求,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贡献教育力量。
阅读149?留言都在搜:上海光伏补贴政策2025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