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9/1 14:33:25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秦嘉莹
在崇明的每一天,都像打开一各个生态盲盒,里面充满未知与惊喜。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回顾从开营仪式到各个探访点,我们的"碳"索之路不仅是一场生态实践,更是一次次知识与感动的奇妙碰撞!科技、非遗、生态、人文——在这座岛上完美交织,而我们,用双手,用脚步和好奇心,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春日记。
在热闹的开营仪式上,一张张陌生却兴奋的脸庞,来回转动,目不暇接的探索内心的好奇,因为我们共同的热爱相聚在一起。"碳"索之旅正式开启,伴随着思政课的学习和对绿色碳索营的深入了解,我们意识到我们不仅是参与者,更是这片生态乐园的探索者和记录者。抵达崇明后的夜晚,汤教授继续带领我们探索夜间生物,发现属于自然的奥秘。
随后的几天,我们先后来到了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基地,麋鹿苑,万禾智慧羊场等生态保护区域。无论是走进哪一个保护基地,我们仿佛潜入另一个世界。白鹭振翅齐飞,中华鲟在池中悠然游动,呦呦鹿鸣……它们不仅是活化石,更是文明生态的指示牌。讲解员动情地说起保护故事,那一刻,我们明白——每一个生命的延续,都需要我们伸手相助。
令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稻米小镇。在这里,稻米不仅是食物,更是文化符号。从选种、育种、种植到成熟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在稻米小镇的博物馆里看着稻谷,站在五色稻的观景台上闻着稻香,我们了解稻谷的前世今生,不仅见识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果实也深刻领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此外,我们还亲手体验了崇明糕的制作。当糕点蒸煮的那一时刻,白雾腾空而起,空气中弥漫着米的香甜,瞬间将时间拉回到现实,我忽然明白,这不仅是食物制作,更是一场与祖先的对话——每一块糕里,都蒸腾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稻米的敬畏与感恩。
随后我们的路线来到了庙镇永乐村藏红花基地(小小的花蕊大大的能量)
原来藏红花不仅是"西藏产的独有的花",更是崇明人的宝贝!它不仅美丽,更是药材界的"软黄金"。农业科技的魅力,就藏在这一朵朵花蕊之间。随后,在我们午饭之前,营员们亲手下地采摘农作物,食堂阿姨们随之将它们做成美味端上了餐桌。
下午的崇明科技馆&生态规划馆:未来的答案,在这里寻找
科技馆里,互动装置让人玩到停不下来;生态规划馆中,模型勾勒出绿色崇明的未来图景。智慧与生态并肩前行,原来,可持续发展真的可以又酷又实在!
上海源怡智慧花卉园:花开如梦,科技如诗
走进花卉园,仿佛闯进了莫奈的花园。自动化育苗、智能温控、无土栽培……科技让花开得更美、更可持续。每个人还亲手种下了一盆小花,带走的不仅是一份绿意,更是一份关于未来的希望。在下午,同学们结合了自身的课题组特色,融合之前的旅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汇报答卷。
崇明之行,是一场沉浸式的生态课堂,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从科技中见智慧,在生态中悟平衡,于传承中感温暖。崇明是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战略空间,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对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生态安全意义重大。通过本次绿色营,我们小组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崇明的决策者、建设者、支持者、呵护者的共同心血和辛勤汗水。大保护造就大生态,大生态引领大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相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社会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一定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是一段属于青春的记忆,也是一份关于责任与热爱的答卷。期待下一次我们再次出发,我们将持续"碳"索,不停热爱!
想要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营员"碳"索日记》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