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9/15 11:21:24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张亦南
AI智能导诊精准分段就医,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就医指引;专家名医远程问诊,让患者无需奔波即可享受“面对面”看病的便利;数字孪生技术助力临床研究综合管理,为医学研究提供强大助力;“虚拟现实”混合技术帮助患者沉浸式康复训练,加速康复进程……
2025年金秋时节,第七届上海市级医院“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于9月6日到12日顺利举办,本届活动的主题是“健康管理让生活更美好”。
9月9日,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与东方网教育频道联合举办的申康科普周探院特别报道《智能加码·健康无忧》如期上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医疗领域更是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正在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精准、便捷、高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来自东方网教育频道的多路学生记者实地走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亲身探索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的奥秘。
用每一次“看得见”和“摸得着”,诠释每一份“有温度”与“有关怀”
---学生记者走进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从初于黄浦江畔租屋开诊,到苏州河畔破茧成蝶建造院舍,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及新时期以来不断迅猛发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发展中不断前行,医学人工智能也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医院里焕发新的使命。“2019年至今,我院始终以打造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智慧医院’为目标,围绕数字化转型策略,推出了多项创新项目,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实践,积累并总结‘市一经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邹海东在学生记者的访问中谈到。
探院过程中,学生记者参观了医院的“智能机器军团”,不仅有日常使用的门诊机器人,也有手术室专用的消毒机器人,还有货物采购的运输机器人,医院的智慧场景也涵盖了包括了门诊、入院、住院等全流程。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病床”单元,输液监控、心率采集、血氧指环等均是智慧掌控,更有一个“床边屏”将入院到出院的所有检验、检查、手术等全部内容集中于“一面屏”进行汇总。从而让患者在“看得见”和“摸得着”中体会温暖。
随后,学生记者参观了医院的智慧诊室,从为避免绊倒而巧妙设计的无桌角诊桌,到可以感知环境随时变换的人性化诊疗背景,再到一键操作氛围感与便捷化并存的就诊环境。无不体现了市一在医学人工智能的运用中将“有温度”与“有关怀”刻入智慧基因,最终反哺于社会百姓。
以医学人工智能重塑现代医疗的未来图景
---学生记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广博慈爱,追求卓越。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积极推行数字化医疗流程管理,将医学人工智能战略融入医、教、研、管理、服务等多方面。本次探院,学生记者率先走进了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在这里,已经实现了用“一部手机”完成全流程就诊服务,通过AI介入,预测门诊量、优化医生排班、智能分配床位、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并能够预测急诊高峰、潜在医疗风险、优化检查流程、缩短标本运送路径等实际难点。
另一路学生记者探访了瑞金医院病理科,了解了瑞金自主研发的临床级多模态病理大模型——RuiPath。长期以来,中国病理行业面临人才短缺、诊断效率待提升等痛点。瑞金医院基于百万级数字病理切片库和高质量数据集群,依托国产算力平台,研发了RuiPath多任务混合专家模型。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快、更精准地完成病理分析,同时支持远程会诊和基层医疗提升,用人工智能填补专业空白。
对话数字战友,探秘国之重器
---学生记者走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于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始建于1949年,经过70余年的建设发展,如今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强劲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学生记者探院的第一站是坐落于21号楼的示范性研究型病房,独栋式、开放式、智慧式、一站式的病区特点是历史人文与科技创新的相融相促,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功能的拓展!院内的长海“数字人”更是成为了患者看得见、能互动、专属自己的健康助手。
学生记者探访的第二站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培训中心,该中心拥有2000余件国内最先进的医学类仪器设备,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设施最齐、功能最全的实训基地,也是面向公众展示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科普场馆。学生记者还在探访过程中亲身体验了远程手术设备,并对放射诊断科专家就胰腺癌早期筛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现场采访。
守护康复之桥,托举希望之光,让康复之路不孤单
---学生记者走进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是上海首家公立康复医院,首家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也是首家纳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管理平台的康复医院。本站探院学生记者着重探访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化康复设施设备。既有借助AI技术与3D传感设备的“三维步态”,广泛应用于神经功能障碍、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康复;也有融合VR、多模态监测与AI技术,构建集复杂环境模拟、实时行为监测、个性化康复训练于一体的“伽利略”系统。
学生记者探访的第二站是医院的水疗区域,利用水的物理特性,结合结构化训练方案,为骨与关节疾病患者提供的康复手段,同时搭配AI恒温系统提升安全性与效果。同时推出如水中太极拳、八段锦,水中跑步机、自行车等创新疗法,以期形成个性化康复方案。
近年来,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支持下,申城医疗体系逐步打造了结合“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的智慧医院,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与医学发展。本次探院特别报道深入解读了部分医学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专业医疗知识以及就医服务的优化升级等内容,为线上观众带来一场知识与科技的盛宴。
未来,申康中心将持续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建设的创新探索,结合市级医院实际发展需求,进一步强化市级医院全方位、全领域人工智能建设,为医学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上海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