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9/21 13:27:21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9月17日,深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上海浦东职业教育集团第三届理事会换届会议在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浦东职院”)全程统筹协调大会筹备与执行,深度参与核心环节,党委书记董永华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学校的产教融合实践与发展规划获现场领导、嘉宾高度认可,成为大会聚焦的“职教新力量”。
以专业建链、以协同育人
锚定新型高职发展方向
会上,浦东职院党委书记董永华作交流发言,系统介绍了学校作为区属公办新型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实践成果。他提到,浦东职院自2024年正式启动招生以来,始终秉持“重服务、强贡献”的办学导向,立足浦东、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紧紧围绕区域世界级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构建专业体系,正逐步形成“以航空工程为龙头,财经商贸与数字媒体为两翼,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各专业”的特色专业群。“学校申报的飞行器维修技术专业群已公示立项为上海市新一轮第二批高水平高职专业群,这是我们对接产业需求、打造专业优势的重要突破。”董永华表示,浦东职院正以专业建设为纽带,主动链接产业资源,为区域经济升级培育“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学院正在构建的“政-校-企-行-研”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也与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单少军在讲话中强调的“打造校企共生共赢的‘强磁场’”高度契合。
承办大会为契机,融合育人为核心
推进人培模式全过程改革
大会期间,董永华书记接受媒体专访,深入阐释浦东职院承办此次大会的深层意义。他指出,此次大会不仅是浦东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集结号”,更是对浦东职院前期产教融合工作的肯定,为学校深化改革、链接更多优质资源搭建了关键平台。“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要构建‘高校-职校-企业’协同共生的生态环境,让人才培养全流程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董永华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浦东职院已专门成立产教促进中心,专职研判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领域的产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组建校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龙头企业权威专家担任主任,委员会中企业代表占比超50%,直接参与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学质量评估等核心环节。“承办此次大会,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区域产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未来,我们将以大会成果为起点,进一步深化‘双师互聘’‘订单培养’模式,让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学生实训对接岗位,真正实现‘育人即育才、育才即服务’。”
锚定联合体建设
先行先试破壁垒,彰显新型高职带头作用
作为张江科学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牵头学校,浦东职院正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联合智元创新科技、仙工智能等联合体龙头企业,达成初步共识,积极推进《张江科学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筹划方案》,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方面先行先试,展现新型高职院校的引领价值。
学校将与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按照企业生产标准配备先进设备与技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同时,学校向企业开放相关实验、科研设施等资源,实现资源双向共享,打破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间的资源壁垒。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举措,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企业选派技术骨干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毕业后通过“顶岗实训-实习-上岗”绿色通道,实现从“校园”到“岗位”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人才适配度与企业留存率。在师资建设与技术服务上,学校同步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组织专业课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锻炼,学习新技术、新工艺;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传授行业前沿经验。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等服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输出智能制造技术培训标准,助力区域产业工人技能提升,逐步实现“职教出海”计划。
师生志愿者护航
细致服务获赞,彰显育人成效
为保障大会顺利举办,浦东职院提前选拔50余名师生组成志愿者团队,全程参与车辆指引、会场安排、资料分发、嘉宾引导等工作。志愿者们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细致的服务,展现出浦东职院师生良好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会议组织的非常棒,细节处理的非常好,很专业。”“浦职院这样的学生,正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希望能进一步合作,联手培养更多人才。”参会的企业代表纷纷点赞。此次师生志愿者的服务为大会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浦东职院“德技并重,上进达人”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
此次大会的成功承办,不仅彰显了浦东职院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浦东职院将持续以“先行一步”的担当,整合优质资源、优化专业布局、创新育人模式,为浦东打造世界级先导产业集群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贡献“浦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