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9/22 15:08:25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顾思瑜
![]()
怀揣着对大型医院的固有印象走进社区医院,这次学记团的探院活动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这里没有拥挤的人潮和冰冷的科技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亲切的生活气息,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的真正分量。
最大的感触在于其“防大于治”的智慧。与大型医院专注于攻克疑难杂症不同,社区医院的核心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从详细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到针对慢性病患者的定期随访和健康讲座,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前瞻性的关怀。医生们不仅能叫出许多老人的名字,还清楚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病史,这种基于信任的医患关系,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显得尤为珍贵。
其次,是全科医生的“多面手”角色。他们仿佛是医疗界的“全能管家”,既要能看常见的头疼脑热,又要懂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甚至健康科普。这种“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的能力,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全面的知识储备,其价值绝不亚于任何一位专科专家。
此次活动让我明白,社区医院虽“小”,却是构筑国民健康大厦最坚实的基石。它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健康与安宁,于细微处展现了医学的温度和人文关怀的真谛。
六(1)班 武梓涵
通过此次对社区医院的探访,身为学生的我最大的收获是,作为一名医护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理论,同时也要具备能够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把这些专业知识传播给普罗大众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救死扶伤,而且还能够向我们宣传基本的医疗知识,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在遇到健康问题时正确进行初步预防,给医生留有更多救援时间。
而我从自身出发,从中得到的启发便是无论我今后要成为怎样的人,无论长大后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学习知识永远是我必须坚持的事情。医护人员所拥有的高超专业性和综合能力,都是从他们不断学习获取知识,始终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保持对病人严谨负责的态度而来。我从现在开始也要向他们学习,把这种对待知识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运用到平时学习生活中去,使自己在各方面有所进步。
六(1)班 许昀琳
上周五,我们来到了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这里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问诊和轻松的氛围,门外有着五线谱样式的一米线和服务中心的吉祥物“护护”、“智智”、“慧慧”、“苗苗”的装饰物。此外,服务中心还可以配备一对一家庭医生老人免费体检等服务,他也和多家二、三级医院合作,开设了许多专病门诊,最有特色的点就是含有“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全生命周期预防保健服务”、“智能护理中心”、“上海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中医药服务等中心特色服务,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提供保障。
一进门,一架钢琴就放在大厅中央,其中想表达的含义是安慰病患情绪、提供温馨氛围等等,同学们在钢琴上大展身手,使得在场的人连声叫好,优美的音乐治愈了每个人的心灵,让人放松身心。大屏幕上展示了这里举办过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像音乐会就有好几次,看着志愿者们上台表演,我心中有了一丝小小的羡慕,如果说音乐是治愈人心的良药,那么演奏者便是这医生。
上了楼,一位医生为我们讲解了康复科的知识和抬、拿东西的正确姿势,他还让我们体验了一些项目,像记忆康复类电子游戏、虚拟步行跑台、上肢运动训练等,我们玩的不亦乐乎,但我们也了解到病人治疗过程中的艰难。
再走进去就到了中医药特色科室。一进去,一股浓郁的中草药味扑面而来,墙壁上都是运用针灸、拔火罐、推拿等治疗手段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医生向我们科普并宣传了手工制作的香囊与中医相关知识。过了一会我们品尝了橙汁、姜茶饮品后开始了最重要的环节——采访。采访后我们收获满满,AI对于医疗行业的变化、青春期发育问题、过敏等相关问题。认识到药是有保质期的,要在家中常备过敏药,每一页笔记都是在向人们宣告我们的态度,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采访,我感到很荣幸。
我们在大厅里拉着横幅拍了几张合照,弹琴的弹琴、谈话的谈话、记笔记的记笔记,就让这优美动人的音乐再一次为我们奏响吧。
六(1)班 应宥利
周五,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踏入了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的社区医院进行探访。我们从校园乘坐大巴抵达了目的地。
步入医院大门,礼堂中央的一架钢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背后的大屏幕上正展示着这里举办过的音乐会。书记亲切地解释,这样的布置是为了能够给病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一些位同学自发地演奏了几曲,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参观完一楼后,我们移步至三楼,那里有很多类似健身器材的仪器。医生向我们介绍,这些仪器主要用于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恢复身体协调。我们纷纷动手尝试,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随着参观接近尾声,书记带领我们进入休息室,此时,同学们纷纷提出事先准备好以及当下所疑惑的问题,医生们则耐心地逐一解答,让我对健康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的参观也即将画上句号。在离开之际,工作人员为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小礼物,我们依依不舍地与大家告别。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医学工作者的敬意,我们上了回程的大巴。在车上,大家兴奋地交流着今天的所见所感,有些同学更是励志也要当医生,救死扶伤。
六(1)班 周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