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7 14:50:17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沪滇职教联盟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为了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应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邀请,近日,沪滇职教联盟上海基地15位专家前往云南送教,完成2025年大理州职业学校(院校)专业带头人(154人)、班主任、辅导员(99人)师资培训。本次送教以精准对接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沪滇协作为目标,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工作室专题赋能和多元实践场景构建,助力边疆地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
第一部分:系统性课程设计——分层分类精准赋能
(一)需求导向:从调研到靶向设计
沪滇职教联盟在培训前期对大理州参训教师开展的调研数据显示(样本量151份):参训教师群体中,50%以上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在日常问题解决方式上,68%依赖同事间的非正式交流,仅36%通过系统化研修途径;65%的教师反映优质课程资源供给不足;60%面临突出的工学矛盾,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特征;工作室学习在动机激发、内容设计、方式创新等维度的满意度评分为3.8分(满分5分),显示提升空间明显。
![]()
![]()
![]()
![]()
基于这一调研结果,针对参训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体系化不足的群体特征,沪滇联盟创新构建了覆盖教师专业发展全周期的“四阶”课程体系。该体系通过科学分层和精准设计,致力于实现四个维度的专业赋能:
![]()
(二)组织模式:创新参与式培训
送教团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在小班化选修工作坊和案例督导中实现深度互动与跨界协作。
![]()
以大理教师提交的真实案例为素材,通过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协作研讨、理论提升的闭环流程,打破学科界限与职级、地域壁垒,构建平等对话的研修生态。在家校沟通、心理危机干预、正面管教等案例研讨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参训教师混合编组,通过多维度分析案例表现、归因及对策,再由专家引入专业工具进行策略优化。
![]()
这种参与式培训既促进了跨领域教师的思维碰撞,又确保每位成员的观点都能得到充分尊重,最终形成兼具创新性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
(三)应用场景:技术赋能与区域特色融合发展
送教团着力构建三大应用场景:
教学场景中:AIGC技术应用于建班育人、教学辅助等,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跨区域协作场景:通过沪滇联合工作坊,开展班级管理、育人实践等特色教研活动;
服务场景:重点推进文化传承与专业发展融合项目、生态支持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项目、班主任工作室跨界学习项目等特色实践,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学习共同体建设经验。
![]()
![]()
![]()
![]()
![]()
这些项目既有效缓解了资源短缺困境,更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三大场景有机衔接,实现数字化赋能、跨区域协同、本土化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第二部分:工作室专题赋能——从个体优秀到群体卓越
(一)学术支持体系构建
![]()
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课程通过三年规划框架,将优秀经验转化为可复制模式。同步构建学术支持体系:张勤校长的《学习共同体的研修之路》提供实践研究基础;石伟平教授、邬宪伟校长通过现场工作坊和微教研的混合模式进行专业指导、精准把脉;匡瑛教授的课题研究指导进一步深化理论内涵。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文化育人项目和生态育人项目等典型案例逐步形成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
(二)微教研驱动深度互动
在150余名工作室主持人与学员的共同参与下,微教研活动采用专家引领和全员互评的双轨模式。
专家团队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厘清工作室与教研组的本质差异,强化创新引领功能;系统指导从问题到课题-成果的转化路径;启发基于专业特色的活动开发策略。
![]()
现场互评数据与问卷调研共同揭示了建设成效:中高职参与比例(77.27% vs 22.73%)反映结构优化空间,而获得60%以上优秀提名的烹饪、工艺美术等特色工作室,其成功要素正契合成员期待的实践导向和协作学习模式。
通过工作室专题汇报与全体参训人员的成果展示,系统呈现了集体研讨、技能培训等学习成果的可视化转化。在此基础上,送教团队将建立长效跟踪指导机制,通过案例深度孵化和持续优化,最终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范式。
![]()
![]()
第三部分:互动感言——山海相连,教育同心
(一)送教团的深度剖析
在2025年沪滇职教联盟大理送教行动中,我们见证了职业教育专业发展从理念到实践的生动转化。专家们的反馈与感言,呈现出一个立体化的专业成长图景。这些专业反思不仅记录了送教过程中的关键教学时刻,更揭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机制。
从贾青老师观察到的技术的实践路径,到黄婧老师强调的协同效应;从杨钧老师总结的组织智慧,到季蓉芳老师发现的学习转化,每个专业观察都指向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核心命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捕捉到了从“即时学习”到“持续发展”的动力转换过程。
![]()
![]()
![]()
![]()
(二)工作室的反馈之声
来自大理参训工作室的深度反馈,揭开了职业教育师资发展的现实图景与转型可能。首先,清晰地呈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不仅体现在职业认知层面,更深刻地反映在驱动学习与变革创新的行为模式上;其次,学员精准捕捉到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核心矛盾:政策高位与实践落差的张力、技术前沿与教法薄弱的失衡、规模效益与个性指导的两难。这些发现为优化送教模式提供了精准的改进坐标。
![]()
![]()
(三)学员的收获回响
Q3:请谈谈您对本次培训的总体感受
![]()
代国萍 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
本次学科带头人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教育教学的多个重要领域。通过培训,不仅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提升,更在教育理念和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
海伟英 大理州财贸学校
这次大理州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节奏紧凑、内容丰富,五天培训,把“教育家精神”从口号炼成了工具:在真人图书馆被同事“借阅”照见盲区,在纠纷工作坊里用共情拆解宿舍矛盾,在乐团团建中学会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部——带回的不仅是一套可复制的课程改革方案,更是一句提醒:先成为情绪导演,再谈教书育人。
Q5:请分享本次培训中,您的三点收获
李悦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了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理念,增加了处理校园冲突事件相关法律知识,扩展了心理学的认知理念。
樊丽银 巍山县职业高级中学
1.将教育家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做为班主任要能积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真诚地赞美学生赞美学生。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好班级活动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Q6:请结合你的体验和反思,分享下一步行动计划
![]()
马志华 弥渡县职教中心
1.留意问题学生的行为,用心理学的知识去理解和沟通。
2.写下每天要用的正向沟通方式,利用积极的言语去促进教学成效。
3.把以往参赛的经验结合黄老师的讲授整理出来,形成一个可供学校参阅的材料。
黎青青 宾川职中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职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使用ai辅助备课和教学。
薛江庆 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
根据工作室讨论的结果,新学期开学将投入申报课题的工作中,并为此做好相应的准备。
吴玉琪 剑川县职业高级中学
一是整理编写融入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
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三是组织师生参与地方非遗保护与文创开发,让教学成果服务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为大理州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本次送教以课程精准化、组织创新化、成果长效化为特色,构建了需求调研、靶向送教、持续跟踪的闭环体系。未来,沪滇职教联盟将进一步优化省、市、校多级联动机制,推动工作室建设从经验传递迈向生态共创,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山海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