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报名开启】“启智未来”巅峰讲座:AI狂飙时代,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大学生?

时间:2025/10/27 13:05:10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复旦大学图书馆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当AI能写论文、写代码、做设计……

你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你是否也曾被ChatGPT、DeepSeek的"神通广大"所震撼?

是否也曾焦虑,自己苦学多年的专业,未来会不会被AI取代?

是否在时代的洪流中,感到一丝迷茫:我该往哪里去?

别担心,你的困惑,我们都懂。

这一次,我们不讲空泛的大道理,只给你最前沿的洞察、最实用的策略和最温暖的力量。

"启智未来——AI时代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指南"重磅主题讲座,正式启动报名!

主办: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华东片区)、复旦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医学人文素养公益项目(医者部落)

协办:同济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图书馆读者之友协会

媒体支持:东方网教育频道

期待你的到来

直面痛点,破解迷思

·AI时代,哪些能力会越来越值钱?

·我们的专业,是"危"还是"机"?

·如何在人机协作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

跨界对话,大咖云集

我们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大脑,为你提供多维度的视角:

WDCM上传图片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他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发表200余篇高质量论文,至今发表文章的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万余次,H指数46。连续五年(2021-2025)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著有《人工智能的边界》《人工智能极简史》《爱犯错的智能体》《高质量读研》等书。

WDCM上传图片

颜苏勤,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统编教材《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编者,上海教育系统关工委中职分会讲师团讲师,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青春期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OH卡牌拓展课程主讲教师,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疑难个案专家组专家,上海教委职教第一、二届颜苏勤心理健康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上海教委教研室"心理健康"网络课程项目负责人和市级课程指导教师、超星集团"青少年心理健康"慕课主讲教师等。

荣获全国职教黄炎培杰出教师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上海教委优秀校本教材奖(2本),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20年奉献奖。

WDCM上传图片

张兴福,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副教授,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新疆克拉玛依市特聘专家(2019-2022)。研究领域为企业伦理(Business Ethics)、领导力发展(Leadership Development)

教学方面,任教以来,曾经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通用电气"、"包玉刚"、"烛光"优秀教学奖,多次被评为年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教师",2019年被评为"最具人气MBA任课老师"。

在《北大商业评论》《企业管理》《世界经济文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翻译《混沌七鉴》一书,参与编著《企业伦理学导论》《企业伦理学教学研究》《企业伦理精品案例》《营销伦理学》,主持翻译《企业伦理学》(O.C.费雷尔等著,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等书多部。

WDCM上传图片

方用,中国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先后发表《维摩销霜雪,永嘉灭阿鼻——说"罪"》《道与时间——以金岳霖<论道>为中心》等论文三十余篇,出版《20世纪中国哲学建构中的"情"问题研究》《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等著作。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

11月2日(周日)下午13:00-15:30

活动地点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B104多功能区活动区域(淞沪路2005号)

面向对象

全体在校大学生(无论你来自哪个学校,我们都热烈欢迎!)

现场有互动环节哦!参与互动的同学有机会获得来自两位嘉宾的撰写的赠书!

WDCM上传图片

本书彻底告别枯燥公式和代码,通过大量生动案例、真实事件和易懂漫画,零门槛带你纵览AI在15个基础学科(数理化、医疗等)及短视频直播等新兴领域的惊人渗透力与潜力。它直击痛点,深度剖析AI在情感理解、自主创新等"十大软肋"与固有局限,助你破除技术神话,获得对AI能力的理性认知。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前瞻洞察,解读AI如何深刻重塑行业、改变生活并挑战社会规则,探讨人类如何凭借"清醒头脑"与"温暖心跳"的独特优势,与AI和谐共生。它不仅为你构建全面的AI知识框架,更是一份关键的生存指南和思辨武器,助你精准识别AI时代的机遇与风险,站稳脚跟,把握未来——掌握边界,才能驾驭未来!

中国现代哲学在"古今中西之争"的大背景下开展,就研究内容而言,本书相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一方面向近代、古代回溯、向未来推扩;另一方面对中国现代哲学中时间观念的研究也随时向西方延伸,与西方时间观念互鉴。

作者尽可能梳理了与书相关的重点人物及其基本观点,内容涵盖"时间"(time)概念的引进、西方纪时系统的传入与中国现代有关历法、节假日等问题的思考和确立,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思想界对"时间"问题的逐步关注和相关主题的具体研究过程和理论成果、以及通过中西时间观的比较和对话建构起的各种中国现代哲学体系中的"时间"理论。同时,本书努力梳理中国现代"时间"观念的内在发展脉络、基本特征。

报名方式

机会难得,席位有限!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锁定席位!

WDCM上传图片

报名成功后,我们将通过微信联系您,请务必填写准确的微信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