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匠心育人,提灯引路——奉贤区“和润贤师”风采(十九)

时间:2025/11/3 13:44:02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奉贤区教育局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刘俏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点亮。在奉贤区这片教育热土上,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以匠心守望初心,用智慧与爱心为每个学生点亮前行的明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心灵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

让我们走近2025年奉贤区“和润贤师·师德榜样”的六位优秀教师,感受他们的坚守与奉献,体会教育的力量与温度。

周静 奉贤区平安学校

WDCM上传图片

周静老师以科研赋能思政教育,践行“教育是点燃火焰”的理念。她注重共情沟通,帮助离异家庭学生小金重建父女关系,引导成绩滑坡的小周重振旗鼓考入市重点。作为名师工作室“优秀学员”,她创新议题式教学,5年获全国、长三角教学奖项12项,发表论文10篇,主持2项区级课题和1项市级课题。其区级公开课和分享活动广受好评,2023年被评为奉贤区“十佳思政教育工作者”。她用专业智慧证明:思政课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灵魂的唤醒与塑造。

邹强 奉贤中学附属三官堂学校

WDCM上传图片

邹强老师以"有序创新"为核心理念,在人工智能教学中独树一帜。针对学生创意实践中的混乱问题,他独创《活动手册支架》,将设计过程拆解为"构思-规划-迭代"三阶段,通过可视化图表引导学生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地为可行方案。在《机动桃源》校本课程中,他鼓励学生用彩笔标注失败原因与改进方案,让"旋转木马收纳架"等作品从草图变为实物。其"批判性协作"教学法,使学生学会理性评估设计方案,其多名学生在科技竞赛中斩获佳绩。邹老师用"一本手册架起创意之桥",诠释了科技教育的真谛——"教育不是装满篮子,而是点亮灯火"。

张雨婷 奉贤区西渡学校

WDCM上传图片

张雨婷老师将传统蜡染艺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美术课堂。为让学生真切体验非遗技艺,她专程赴蜡染坊学习,并在课堂引入AI技术辅助纹样设计,实现"手绘草图→虚拟成衣"的数字化转化。面对脱蜡技术难题,她引导学生用"蜡染日记"记录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更创新性地组织蜡染服饰T台秀,用二维码展示创作历程,让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其跨学科项目"蜡染文创义卖"融合美育与德育,学生作品从服装延伸至发圈、冰箱贴等生活用品。作为全国美术教材编写者,她将教学智慧凝练成普惠资源,让更多孩子感受艺术与科技碰撞的魅力。

季睿婕 奉贤区阳光外国语学校

WDCM上传图片

季睿婕老师以"诗心与匠心"探索教育创新,构建多元育人体系。在语文教学中,她首创"思维可视化"写作法,将校园俯瞰图转化为说明文路线图,相关论文获市级奖项并发表于核心期刊;开发"葵葵农科院"劳动课程,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阳台智能种植",108课时方案成为区重点课题。作为政教副主任,她打造"七彩家长成长营",通过亲子沟通课程缓解教育焦虑,课题入选上海市家庭教育规划项目。身兼行政与双班教学,她仍保持毕业班语文成绩区前列,用专业智慧诠释了"播种森林的人,会聆听每颗种子的愿望"。

金晓薇 奉贤区柘林学校

WDCM上传图片

金晓薇从教16年来,创新开展跨学科实践,带领学生徒步考察古海港、测量海堤坡度,执教的《一桥连三地》获上海市学科德育精品课,教学成果多次获市级一等奖。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她首创"情境教学法",深夜伏案打磨教案的身影成为校园灯塔。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帮助其在市区教学竞赛中斩获佳绩。个人先后获国家级、市级多项荣誉,2024年入选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以"立志为学生奋斗"为座右铭,用匠心守护海塘边的教育灯塔,让每堂课都成为照亮学生未来的星光,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教师的使命担当。

费嘉蔚 奉贤区华亭学校

WDCM上传图片

费嘉蔚老师深耕初中英语教学十一载,以“铸师魂、精师技、倾师爱”为信条。她创新课堂设计,将英语文本转化为“小组辩论”“课本剧演出”,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担任班主任期间,她针对不同学段巧施育人策略:为低年级设“抽奖活动”守护童真,为青春期学生设“吐槽箱”疏导烦恼,为毕业班设“心愿榜单”激发进取心。所带班级屡获区“优秀新成长班集体”“红领巾奖章”等荣誉,其“三级互助链”学习模式更让学困生重燃信心,诠释了“敬业爱生”的深刻内涵。

教育的力量,在于它能以微光点燃希望,以坚守成就未来。奉贤区的这些优秀教师们,用他们的专业智慧、无私爱心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们铺就了成长的阶梯。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一场关乎生命与未来的崇高事业。愿这些“和润贤师”的风采,如春风化雨,滋养更多教育者的心田,也愿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照亮更多学子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