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5/13 19:42:01
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 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 选稿:东方网教育频道 陈乐 陈士琪
2025年5月12日上午,闵行区教育学院小学各学科教研员们莅临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为深入推进“双新”落地,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开展覆盖全学科的课程教学专项调研与指导工作。上戏附校以“戏剧赋能,项目筑基”为本次专项调研主题,旨在凸显学校落实“双新”,通过课堂教学与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各学科教研员们深入课堂,在听课评课、作业检查与指导、教研组建设调研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中全面了解上戏附校落实“双新”的有效做法,同时为学校教研工作改进指明改进方向,引导实施路径,提供智慧策略。
语文:单元整体抓核心
教研员杨献荣老师聆听了周雪蕊老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和谭莺老师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杨老师充分肯定周老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路,以及能够根据课文特点抓准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并对怎样提升品读效能进行了指导;杨老师肯定了谭老师的设计由扶到放,重迁移运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同时也提出“大道至简”,指导谭老师怎样简明地围绕课堂核心问题开展阅读教学,还进一步明确了写字教学的要求。
教研员李珊君老师聆听了孙紫薇老师的《太空生活趣事多》和李婞老师的《荷叶圆圆》。李老师肯定了孙老师教学路径清晰,能利用表格引导学生比较地球与太空生活体会有趣,提出了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探究不同切入点,促进思维发展;李婞老师则能从单元整体出发,对文本解读准确。李老师也在语言训练和课堂情境创设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
数学:情境实践促思维
教研员陈培群老师聆听了宋雯怡老师的《计算比赛场次》和刘晓振老师的《可能情况的个数》。陈老师充分肯定了宋老师课堂设计能创设真实情境,聚焦问题解决,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赛制规则的理解;刘老师的课堂能以真实问题作为探究任务,通过递进式的任务设计引发学生参与课堂。陈老师指出:在立足单元视角下,可进一步通过对比异同,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体现对数学逻辑关联性的深度思考,指导了执教老师怎样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品质。
教研员宋永福老师聆听了檀丽丽老师的《长度的比较》和周茜茜老师的《克与千克的认识和测量》,肯定了两位老师能基于学生立场设计了丰富的操作体验活动,一年级小朋友能在不同场景中采用不同策略来比较物体的长短,二年级小朋友能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发展克与千克的量感。另外,宋老师指出了两节课在综合与实践背景下的改进思考,如何将活动的连续性更大化,发展素养。
英语:关联生活丰运用
教研员沈雯晴老师聆听了高燕婷老师的“4B M4U1 Music class(P3)”和俞梅老师的“3B M3U3 Seasons(P2)”。沈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教学投入,设计细腻,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以问题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沈老师同时针对高阶思维培养、学习任务、语用落实及结课设计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教研员殷素婷老师聆听了顾昕老师的“1B Unit8 Traffic safety(P3)”和吴琪老师的“5B M4U1 Museum(P1)”。殷老师肯定了顾老师课堂过程推进清晰,活动多元,主题意义探究聚焦;吴老师的课堂结构清晰,活动层次分明。同时殷老师针对评价跟进及小组合作提出了改进指导,比如活动设计方面除了关注语言结构,还要注重内涵体验,让学生有新收获。
道法:价值导向明思辨
教研员王玉兰老师聆听了李梓雯老师的《我的环保小搭档》以及朱金老师的《我们的“朋友”》。王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瞻前顾后的教学设计,认为老师们能基于学情,聚焦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开展教学,并巧用Ai赋能课堂。同时,王老师指出在运用Ai的过程中关注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思辨,促成深度学习。
体育:具身赋能有侧重
教研员顾佳伟老师聆听了张晨老师的《移动性技能:模仿动物爬行》和王伊默老师的《体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位移速度》。顾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从单元整体设计出发思考和建构每一堂课的推进,评价了戏剧元素融入课堂的做法,如两节课都以故事情境和角色带入,极大激发了学生兴趣,并指出了体能课和体能练习10分钟的区别和侧重点。
科学:主动探究能实践
教研员朱枫老师聆听了丁芸老师的《不同的纸》。朱老师充分肯定了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探究的设计理念,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和“探究纸的吸水性”等丰富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不同纸张的特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察与动手能力。同时,朱老师也指出在实验操作环节可进一步优化小组分工合作,提升课堂效率。
劳动:团队合力乐协作
教研员朱枫老师聆听了聆听了胡秀凤执老师的《造纸》,对整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胡老师教学设计依据课标,围绕重难点的突破,课堂组织有序有效。学生劳动团结合作,操作规范,劳动结束有整理习惯。同时朱老师也指出了作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在驱动问题的设计和子问题的设计上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音乐:歌唱欣赏注活力
教研员林青老师聆听了吕乐怡老师的《宝葫芦》与李庆任老师的《猫虎歌》。林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新教材所开展的学科项目化设计,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以及对学生的演唱声音进行精心的调整与关注。林老师还结合课堂的各个环节,对新教材组合的科学性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重构进行了深入评价。
美术:学生主体构鉴赏
教研员秦涛老师聆听了谈易平老师的《叶子拓印》和火贤慧老师的《形态各异的叶子》,肯定了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站在单元视野,能够从整体的教学框架来组织课堂内容,特别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的造型游戏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老师的课堂习惯培养也有显著成效。秦老师也建议加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课堂内容的结构更加完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综合:活动有戏益身心
教研员孟嬿娜老师聆听了陈楠老师的《可爱苹果妙用多》和金宙旻老师的《“调度”魔法师》。孟老师肯定了陈楠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的用心,用主题串联起多个有趣的活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索欲;也赞扬了金老师的专业性,课堂十分符合教育戏剧课程样态。孟老师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像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真正落实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
特教:兼顾需求务扎实
教研员潘静老师和谭宏老师聆听了徐一老师执教的语文随班就读课《杨氏之子》和陈昀老师的《电冰箱》,充分肯定了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随班生的关注和个性化教学设计,评价了她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学习活动的策略与方法,认为教学设计能兼顾普通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根据随班生学习能力设计符合他发展的活动,指出了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减少,让随班生学得更扎实。
本次区教育学院对学校的专项调研与指导,聚焦“双新”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也是对上戏附校市级优秀课题《教育戏剧促进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的生动应证。通过学院专家们的细致把脉和精准反馈,更能够帮助学校梳理课程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形成科学有效的指导建议,促使学校教研工作守正创新,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与教育品质的提升,为师生全面成长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